机构新闻


杜绝校园欺凌—阳光海岸大社区“阳光护航”课堂进校园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影响恶劣。为了预防辖区内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减少侵害行为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良危害,阳光海岸大社区通过开展“阳光护航”课堂活动,组织由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等组成的宣讲团走进校园进行法治宣传及心理疏导,让青少年了解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及心理知识,提升同学们的自护能力。


“与法同行,杜绝欺凌”法治宣讲课堂

11月19日下午,“阳光护航”课堂特邀北京大成三亚律所的游恒涛律师来到市第四小学五年级四班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与法同行,杜绝欺凌”法治宣讲课堂。课堂伊始,“阳光社工”就向孩子们抛出问题:“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校园欺凌呢?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礼物哦!”,班级里的40多名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415115710.jpg


课堂上,游律师采用“以案说法”、“以法论事”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为青少年详细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形式、校园欺凌承担的法律后果、被欺凌者如何自救等知识。并且带领全体同学宣誓道“我们要做新时代讲文明的学生,关心同学,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法律、拒绝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对“校园欺凌”说不。


“这样的课堂,我们老师和学生都太需要了!由专业法律人士上的法治课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校园安全意识,也为学校有效预防校园欺凌提供了指引”课后,五(5)班的班主任对阳光社工说道。


“关注心理,杜绝欺凌”心理疏导课堂

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的预防校园欺凌教育中,最多强调的是当孩子遇到校园欺凌时怎么求助。而校园欺凌的发生情景中往往有三种角色的参与: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观者。11月22日上午,“阳光护航”课堂特邀三亚市心理学会特聘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季永梅老师来到市第三小学为全校师生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疏导课,季老师从三种角色的角度出发,分别引导同学们思考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冲突怎么不做欺凌者,遇到欺凌时怎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寻求帮助,以及碰到欺凌事情发生时怎么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帮助被欺凌者。同学们跟着季老师的引导,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微信图片_20220415115722.jpg


季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及案例,给师生们讲解了校园欺凌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有的伤害经过心理疏导暂时缓解,有的伤害确是终生不能释怀,有的受害者最终转变成了施暴者。


同学们听完讲课才恍然大悟,纷纷说道“原来校园欺凌不仅仅是对人拳打脚踢的身体欺凌,还有侮辱、造谣他人的言语欺凌,在网络上传播侵害他人权益信息的网络欺凌和社交欺凌。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今后一定要爱惜同学,做到相互尊重”。


阳光课堂计划

“阳光社工”们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家长表示:“我们时常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就是简单粗暴地批评,直到孩子在学校惹出了事,学校对我们约谈后,我们就会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平时和孩子沟通交流少,慢慢亲子关系就变得疏远!”…… 很多家长认为‘重棒出才子’,往往采取专制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有不服从就暴力相加,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会给孩子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以为遇到问题都可以用暴力解决。为了加强辖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改善家长处理亲子关系的方式,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下一步,“阳光护航”课堂将继续走进社区面向未成年人和家长重点开展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阳光护航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