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以老年人服务为抓手,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1-06 浏览次数: 次
海南省民政厅基于海南省民政事业的客观实际情况,从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出发,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纳入了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重点目标任务、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即在未来3年内,按照乡镇、街道、大社区社工站三种建设模式,全力推进社工站建设,把社工站打造为落实党和政府爱民惠民政策,落细基层公共服务的一线阵地。
马岭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三亚市天涯区的试点社工站,以马岭大社区为基础,打造资源链接平台,探索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创新,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的利民举措,同时也是服务自贸港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设施的改善需求。
马岭大社区地处三亚市的西郊,由于其独特宜人的气候条件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北方老人聚集在此,享受晚年生活。
马岭大社区社工站依托当地的物理条件和自然资源,逐步探索出了“1+2+3”的老年人服务新模式,即依托一个社会工作服务站(马岭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两个中心(马岭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物理空间,以及三社联动的工作方式“1+2+3”的老年人服务模式,为马岭大社区的老年人搭建全方位的支持、互助平台,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构建老年人美好社区。
设计老年学堂,吸引老年人参与到“老有所学”的社区环境中,帮助他们积极提升自我能力,发展兴趣爱好,享受生命的乐趣;设置老年人心灵驿站,帮助老年人缓解内心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着力建立老年人互助支持平台,构建老年人互助网络,让他们在这个异乡能够有所相依。
1.社会工作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走本土化道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不管是自北向南、还是自南向北,还是说城市、农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这就要求社会工作在基层的推进要坚定不移地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创新,要把社会工作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地区内部的进一步提升,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社工智慧。
大社区社工站模式作为海南省社工站建设三种模式之一,承担着“打造资源链接平台”的任务,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马岭大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三亚市首批社工站的5个试点项目之一,服务范围主要是农村社区,服务对象主要是以当地居民为主,这对社会工作在海南的本土化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势必是一条在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改进,在改进中前进的道路。
2.相关部门应大力孵化和培育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社工机构一般分成两大类:
一是综合性、“全能”型的社工机构,此类机构在社区建设领域、社会组织孵化领域以及其他专项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都会承接相应的项目,并开展各种服务;
二是提供专项服务的社工机构,比如专门致力于禁毒服务领域、医务社工领域、学校社工领域、妇女儿童服务领域等的专业社工机构。
基于海南本地的实际情况,希望相关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某些特殊政策,引导多数社工机构向专项服务型机构以及专门人群的服务发展。
同时,基于海南本土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大力孵化和培育专门提供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尤其要鼓励和提倡社会工作者直接到镇村成立社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