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新闻


崖州科技城大社区“365·同心帮扶”|“帮”好难处 “扶”起希望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10-10   浏览次数:

“365·同心帮扶”品牌服务自实施以来,三亚市崖州区崖州湾科技城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大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是“灶台”,聚焦低保特困人员、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空巢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备菜”,充分调动辖区社会资源,狠抓落实当“调料”,共同做好“‘为民助民’菜”。前后共走访百余户困难家庭、访谈150人,目前已直接惠及400余个家庭、1500余人。


精细统筹谋划,当好群众服务“掌舵人”

“一是找到难点堵点。深入到周边社区和村居,用问题解决视角设身处地地从困难群众时间出发,用‘家里人’的‘贴心话’跟困难群众交流,才能把好‘问题脉’,做到追本溯源,找到‘病灶根’,进而明确重点帮扶对象、帮扶方向和内容,开出解决问题的‘良药方’。


640.png


二是用好‘工作方法’。在了解问题及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按照不同侧重点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有计划、有成效、有反思地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三是列好‘服务清单’。通过对辖区困难群众的需求调研和精准分析,我们采取了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个案服务等方式,从居家改造、生活关怀、实现微心愿、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多方面介入服务,让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三亚市崖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崖州湾科技城大社区党委书记周显同介绍道。


精准聚焦发力,扬起困境长者“夕阳帆”

关爱长者,拧好“安全阀”是关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帮助低保、孤寡独居、残障等困境老人改善居住环境,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区,大社区社工开展了“关爱行动——长者居家安全改造”服务,以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无障碍微改造为抓手,定期回访陪伴做补充,通过入户排查、网格员上报和长者主动寻求帮助的方式,经过实地分析评估和筛选,帮助15位大社区困境长者完成照明灯修复、更换拐杖、安装扶手和防滑设施等微改造,让长者实现了居有所安,心有所依。“谢谢大社区给我安了这个扶手和防滑垫,现在到卫生间洗漱安全多了,不怕摔倒了。”空巢老人林阿妹(化名)说。


640 (2).png


关爱长者,守好“健康关”是重点。健康的老去,是所有长者的朴素心愿,但城乡结合地区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都给长者的健康晚年增添了障碍。大社区“关爱行动——送医进家门”帮扶服务,不仅联合辖区医院定期开展普惠性义诊,还针对就医不便的长者提供入户义诊服务,把专业的医疗资源送到困境长者“家门口”,让长者动态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获得专业医疗建议,及时就医。目前已为323名长者提供义诊服务,把健康送进社区里,把服务送到长者的心坎上。


精心呵护雏鸟,划出助力成长“远行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展望,尤其是对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始终激励着大社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探索困境儿童服务工作“新升级”。


首先是服务覆盖面要“宽”。每逢佳节,大社区都会组织“社工+共建单位+志愿者”进行针对性的帮扶,为困境儿童送去粮油米面等生活物资,并启动“送课桌计划”和“点亮微心愿”为困境儿童改善学习环境,实现微心愿,也不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结交更多朋友,搭建自己的朋辈网络。同时,勇于正视和接纳自己的现状,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目前已为21困境儿童送去了学习资料和改善学习环境,并实现了30个微心愿。


640 (3).png


其次是服务落脚点要“细”。今年初,大社区社工符玉凤在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中认识了正处于花季年龄的李玲(化名)。社工观察到李玲精神状态游离,与同辈社交存在被孤立和排挤的情况。深入了解后,社工得知李玲学习成绩较差,言语表达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并有食用异物的异常行为。因此,李玲被身边亲友定义为“精神异常”的孩子,受到了区别对待,一直未能融入校园生活。为切实保障李玲的受教育权利和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大社区组建“社工+专家”服务队伍,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医师对李玲进行健康评估和干预,安排社工对李玲在学校、家庭的生活状态进行跟踪服务,帮助李玲提升自理能力,引导学校“去标签化”,为家长提供照顾支持和亲子教育的指导,并链接鉴定机构及特殊学校资源,全程提供针对性的“包裹式”个案服务。目前大社区已针对5名困境人员提供开展了专业个案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是大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托好民生“底线”,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上限”,大社区也在探索行之有效又持之有续的帮扶模式。”周显同表示,大社区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实践探索,要敢于尝试、勇于求新、强于求变,引领好服务群众的风向标。